“老师,2025届高校应届毕业生都达到1222万人了,我们是不是更没机会进央国企了?”
最近,一位同学的留言,道出了千万应届生心中的焦虑。
的确,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创下1222万人的历史新高。但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:央国企的招聘规模也在政策性扩张。
仅2025年春招,中央企业和国企就释放岗位超过92万个,其中国家电网、中国烟草、铁路系统等核心单位岗位占比高达61%。
竞争激烈是真,但政策红利也是真。面对这场百万人同步起跑的就业战役,应届生该如何把握政策红利,在央国企校招中脱颖而出?本期国聘职达将为你全面解析,帮你从竞争中突围。
一、央国企校招利好政策1.规模性扩招背后的国家战略
2025年春招中,央国企释放岗位92万+,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国家“保就业”的明确战略。
教育部《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明确要求:各地各高校要按照“能早尽早”“能扩尽扩”的原则,统筹协调好本地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招聘(录)高校毕业生和各类升学考试时间安排,确保全部在8月底前完成。
展开剩余83%各地政策也积极配合,如“职通央企”专项活动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央企就业渠道。更有利的是,部分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招聘中,100%岗位限定应届毕业生(含2年择业期内未就业者),年龄上限放宽至35周岁。
2.利好举措分析
(1)就业蓄水池功能:
央国企扩大招聘规模,承担缓解就业压力的社会责任,体现了国家“保就业”战略。对应届生而言,这意味着更多的入场券。
(2)人才储备需求:
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对新兴技术人才的需求,部分企业AI人才招聘规模扩大至上万人级别。应届生系统性的学科训练(如建筑工程技术、IT信息技术等专业)成为快速融入技术团队的基石。
(3)稳定性与忠诚度培养:
校招岗位集中在专业技术领域(占比超50%),企业通过导师带教、轮岗机制等政策,培养具有“企业基因”的长期人才。
二、门槛放宽:更多机会,更公平竞争1.三不限岗位增长与职业资格证书政策
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《2025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情况通报》中
明确2025年春招期间全国”三不限“岗位(不限学历、年龄、户籍)数量同比增长83%,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技术岗、基层服务岗及国有企业辅助岗位。
在人社部《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》(人社部发〔2025〕12号)中
对技术密集型岗位,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具有同等效力,部分高等级技能证书含金量超过普通本科文凭,企业可按技能等级确定薪酬标准”,明确“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贯通”机制,高级工对应大专学历、技师对应本科学历、高级技师对应硕士学历。
2. 年龄限制放宽与择业期延长
央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告中明确:京外生源本科生年龄上限24周岁(1999年1月1日后出生);硕士研究生30周岁(1995年1月1日后出生);博士研究生35周岁(1990年1月1日后出生)。
同时,多地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认定:湖南择业期延长至毕业后3年,广西离校2年内未就业毕业生纳入政策覆盖范围。
3.利好举措分析
(1)打破学历枷锁:
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等价的政策导向,鼓励多元化人才评价,尤其利好技术型岗位。
在评价标准上,部分企业将实操考核权重提升至 30%,结合 AI 面试测试抗压能力,比起学历,更看重岗位适配的 “潜力股”。
(2)就业灵活性保障:
择业期延长为二战考研、短期实习后重新求职的毕业生提供了更长缓冲期。
三、2025年秋招时间规划与批次策略1. 提前批(2025年6-8月)
头部央企为抢揽人才,纷纷开放免笔试通道。如国家电网江苏、浙江等省份对985、211及电力直属院校的电工类硕士、博士生,仅通过校园宣讲会面试即可,无需笔试。
不过山东、安徽等部分省份要求提前批面试通过后,仍需参加 12 月统一笔试,这点需特别注意。
建议提前梳理目标企业清单,关注行业龙头的官网公告,并准备一版精简简历,突出科研项目、竞赛成果及党员身份等核心亮点。
特别注意:免笔试不意味着标准降低,而是将考核重心转移至专业面试和综合素质评价,仍需提前准备方案答辩。
2. 正式秋招(2025年9-11月)
按照相关央国企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的相关政策要求,央企秋招岗位释放量不低于年度总量的 90%,且重点向金融、能源、基建等国家战略行业倾斜。
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为例,2025 年秋招计划招聘 5000 人,仅技术研发类岗位就占 62%,涵盖电子信息工程、人工智能等热门方向。
建议分行业制定投递计划,金融岗提前准备政审材料,能源岗突出专业对口性,基建岗需明确标注能接受工地环境。
并控制投递节奏,每日 3-5 家企业为宜,重点覆盖“三不限”岗位,同时笔试冲刺行测与专业知识,研读企业年报,熟记“双碳目标”“数字化转型”等战略关键词。
3.补录批(2025年12月-2026年3月)
竞争骤降,捡漏机会来了。
据政策要求,未完成招聘计划的企业需在8月底前开展1-2次补录。铁路系统、地方能源集团作为国家重点就业保障单位,需严格落实该政策要求。
中国铁路沈阳局 2025 年补录数据显示,3391 个岗位中大专岗占 89%,竞争比仅 3.5:1,较秋招降低 33%,堪称“捡漏”。
建议每日刷新国聘网、企业官网“补录专区”,部分企业网申截止至 2026 年 6 月,同时优化简历突出量化成果,也可主动联系秋招未通过的企业 HR,表达意向并更新个人进展。
写到最后1222万的应届生数字确实惊人,但放宽的门槛、延长的择业期,都是国家与企业给应届生的缓冲时期。央国企校招从来不是误打误撞的运气游戏,而是需要精准把握政策红利的战略规划。
只要吃透政策,踩准节奏,做好准备,属于你的那封 OFFER,一定在前方等你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盈昌配资-第一配资网-配资平台实盘-股票配资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